“隐性债务”再现丑闻!地方政府与银行分行违规违法新增近460亿隐性债务,财政部通报典型案例,提醒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行为,加强监管力度。专家建议优化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长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机制
根据最近的机构研究和专家解读,为您总结近期的宏观策略解读,供参考:事件概括:11月6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以来查处的8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涉及新增隐性债务近460亿元。通报的主要涉及部分地方政府和银行分行违法违规新增地方隐性债务的情况。此外,还提到了部分地方政府化债不实和金融企业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违法...
根据最近的机构研究和专家解读,为您总结近期的宏观策略解读,供参考:
事件概括:
11月6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以来查处的8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涉及新增隐性债务近460亿元。通报的主要涉及部分地方政府和银行分行违法违规新增地方隐性债务的情况。此外,还提到了部分地方政府化债不实和金融企业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违法违规提供融资的情况。
事件解读: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这次通报的发布,旨在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发生。专家表示,要消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范地方举债行为,建立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此外,专家建议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防止其为地方政府融资,同时加强对专项债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被用于偿还融资平台债务等情况。
相关文章